提供關于萬宏的最新合作及合作伙伴動態,分享我們專業團隊新趨勢洞察和行業前沿分析。
8月19日晚間,世茂股份發布2021半年度業績報告。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9.01 億元,同比增長30%,其中房地產銷售收入110.03億元,同比增長 28.25%;房地產租賃收入(租金+物管費)6.53億元,同比增長29%。
作為一個樓市的觀察者,面對爭議中的大眾,我嘗試以中立的視角,看待一個本土企業對于這個城市,究竟帶來了什么! 商業地產,一直是大眾面對城市的另一面,我今天將嘗試分析大眾置業的商業部分,從而更客觀的了解大眾置業,到底是怎樣的一家企業!
針對近年來持續上漲的房價,2020年8月,韓國政府曾推出旨在大規模增加供給的“房地產供給對策”,一度引發社會熱議。目前相關對策出臺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。但在首爾等地,住房供需缺口仍然比較大,韓國的整體房價繼續呈上漲態勢。
近些年來,我國房產市場發展一直都很迅速,而且房價一直都是居高不下,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更是讓人望而生畏,因為每年都有很多外來人口涌入,所以房價越來越高,哪怕是在三四線城市,現在房價都已經突破萬元了。房產市場這樣任其發展,也出現了很多弊端,我國也越來越重視,開始不斷地進行樓市調控,出臺了很多政策來壓制房產市場發展勢頭,勢必解決人民最頭疼的問題:住房問題。
繼8月5日大漲后,今日地產股再次發起反攻,多家房企如保利發展、新城控股等盤中漲停,萬科盤中漲近10個點,港股房企如恒大、中海、融創等漲超10個點。 華爾街見聞獲悉,第一輪集中供地后地價沒跌反漲,目前深圳、天津、青島等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已中止或延期。房企普遍認為,土拍規則調整的可能性很大。
今年上半年,國內GDP超過53萬億元,同比增長12.7%,兩年平均增長5.3%,生產需求繼續回升,就業物價保持穩定,宏觀經濟呈現出“穩中向好”的局面。自疫情以來,決策層著手構建國內國際“雙循環“發展格局,抗疫的成功保證了我國民眾的生產生活,新格局更高質量的穩住了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。中央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,合理投放流動性,為市場的穩固提供了有力保證。
8月2日凌晨,東莞市發布“莞八條”調控新政,祭出八大“殺器”,樓市調控再度升級。 近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并重申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。 2020年,東莞市房價漲幅居全國第一。業內人士預測,在“史上最嚴”調控組合拳圍追堵截之下,東莞樓市將進一步降溫。
臺風在寧波每年都要來那么幾次。 但是,今年的臺風卻與眾不同。沒看到臺風,寧波老百姓就開始挪車。有的人停在超市樓上,有的人停在高架上。大家一邊擔心地庫被淹,一邊擔心車停外面被砸。這也反應一個問題:為什么臺風一到,停車就成了難題?
中國商報(記者 陳晴)今年上半年我國商業地產市場穩步復蘇,輕資產運營步伐加快,商業地產REITs也備受關注。與此同時,隨著“Z世代”成為消費主力軍,為迎合其消費需求,商業地產新業態新模式也不斷涌現。中指研究院發布的《2021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》(以下簡稱白皮書)顯示,抓住“Z世代”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需求,結合新型體驗式業態布局的商業地產,將在城市發展中醞釀出巨大機遇。
新華財經上海7月19日電 2021年上半年,一線城市寫字樓市場普遍回暖,空置率下降、租金水平穩中有升,金融等行業租賃需求旺盛。但一線城市內,不同板塊和區域間分化趨勢顯現,品質高、配套好寫字樓去化速度較快,品質一般、定位模糊寫字樓則表現平平。此外,也有部分寫字樓開發管理企業,在保持“重資產”運營的同時,嘗試“輕資產”運營模式,提供生活、文娛、辦公等多元業態服務,應對行業機遇與挑戰。